机械制造智慧转型(3)
随着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多种“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助力夏粮丰收。
记者调研发现,我国已自主实现电动船舶系统和产品在江、河、湖、海全流域和多船型覆盖。国内现有电动船舶近百艘,其中较大型号20余艘,在电动船舶建造数量和吨位上与西方国家不相上下。当前,我国电动船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内湖、内河、岛屿以及近海港口等,应用船型以客船、小型邮轮、公务船、港务船等为主。
不过,中国农业机械化还有不少短板待补。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邵新宇提出,要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要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短板,特别是要加大农业重要装备自主研制力度。
2021年,北大荒集团农作物播种面积4486.4万亩,粮食总产量463.1亿斤;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7%;保护性工作、同步变量施肥、工厂化育秧、无人驾驶作业等十几项先进适用农机技术广泛应用;农业科技贡献率77.07%,农机装备先进技术应用一直以来走在国际第一方阵……在日前举行的国机集团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北大荒集团总经理杨宝龙给出了这组数据。
“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首席专家赵春江说。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所长桂文彬告诉记者,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打下的产业基础,当前我国电动船舶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在船用电池的安全性等方面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西方国家经验,我国在船用动力电池上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方案,更加安全稳定,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显著。
“针对垦区、西部旱田、东部水田的不同机械需求,以大马力机械、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制造作为突破口,加快补齐农机制造的短板,建立健全农机应用体系、研发体系、制造体系、销售体系和产业推广体系,推进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发展。”杨宝龙说。(记者 王文博 北京报道)
石油装备迈向“智造”
电动船舶驶入新蓝海
伴随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深度推进,电动船舶产业规范体系建设提速。中国船级社分别于2019年颁布了《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于2020年颁布了《内河绿色船舶规范》,为电动船舶提供了技术标准。
新中国成立伊始,石油工业基础薄弱,石油机械制造业更是几近空白。由于延长石油、玉门油田等老矿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为解决石油开采急需的各类钻采器材,成立于1937年的宝鸡陇海铁路宝鸡机车修理厂于1953年奉命向石油行业转行,宝石机械就此诞生。
科技创新带动下,宝石机械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目前,宝石机械的钻机占国内在用钻机85%以上市场份额,占北美高端市场和中东主产油区新增钻机35%以上份额,钢丝绳占国内市场份额95%以上,海洋装备市场也有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装备提供者。
文章来源:《石油机械》 网址: http://www.syjxzzs.cn/zonghexinwen/2022/0627/679.html